⒈ 见“风清月皎”。
⒈ 见“风清月皎”。
⒈ 形容夜色幽美宜人。唐·皮日休〈润卿鲁望寒夜见访各惜其志遂成一绝〉诗:「清风月白更三点,未放华阳鹤上人。」也作「风清月皎」、「月白风清」、「月明风清」、「月朗风清」。
引《隋唐演义·第八四回》:「自此每当风清月白之夜,即闻楼上有隐隐许多女人,歌唱笑语之声。」
词语解释风清[ fēng qīng ]⒈ 谓风轻柔而凉爽。⒉ 谓社会清平。引证解释⒈ 谓风轻柔而凉爽。引南朝 梁元帝 《锺山飞流寺碑》:“云聚峰高,风清鐘彻。”唐 戴叔伦 《泊湘口》诗:“露重猿声絶,风清月色多。”⒉ 谓社会清平。引《魏书·邢峦传》:“淮 外謐以风清, 荆 沔 於焉肃晏。”
词语解释(1).月为白色。《史记·封禅书》:“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2).带蓝色的白色。因近似月色,故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白有漂白、月白;黄有嫩黄,如桑初生。”《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只见他光着个脑袋,靸拉着双山底儿青缎子 山东 皂鞋,穿一件旧月白短袷袄儿。” 鲁迅 《彷徨·祝福》:“她不是 鲁镇 人……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3).月色皎洁。 唐 杜牧 《猿》诗:“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 宋 陆游 《夜汲》诗:“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 元 赵孟頫 《新秋》诗:“露凉催蟋蟀,月白澹芙蓉。”(4).比喻清新。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词场月白;吞 罗含 之彩凤,辨囿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