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引宋 秦观 《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 程给事 ﹞发隐擿伏,敏捷如神。”
⒈ 举发隐匿的恶人恶事。用以形容吏治精明。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发隐擿伏,敏捷如神。」也作「发奸擿伏」。
词语解释发隐[ fā yǐn ]⒈ 揭开某种隐秘的事物。⒉ 指一种阐发隐奥的文体。引证解释⒈ 揭开某种隐秘的事物。 元 姚燧 《故民锺五六君墓铭》:“伊谁成厥孝子志,苟有善兮必门地。引汉 氏 仲山 凡岂异,奋笔发隐太史 燧。”⒉ 指一种阐发隐奥的文体。引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纍臣自 崇禎 戊辰秋,絶荤酒,皈依释氏,又诵《金刚》等经,又得详味 莲池大师 所纂《弥陀疏抄》、《菩萨戒发隐》等编,欢服释教宏博,诚暗助圣朝,治化不浅。”例如:鲁迅 《准风月谈》有《帮闲法发隐》。
词语解释擿伏[ tī fú ]⒈ 揭露隐秘的坏事。引证解释⒈ 揭露隐秘的坏事。参见“发姦擿伏”。引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慕 张生 之擿伏,挹 边延 之励精。”《南史·王籍传》:“仕 齐 为 餘杭 令,政化如神,善於擿伏,自下莫能欺也。”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服叛怀远,擒姦擿伏。”国语辞典擿伏[ tì fú ]⒈ 举发隐匿的坏人坏事。引《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皆此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