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鏠旗”。
⒉ 灵旗上有太一、招摇、天蜂三星。古代用以敬神,使进军讨伐取胜。《汉书·郊祀志上》:“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三星,为泰一鏠旗。”宋岳珂《桯史·开禧北伐》:“时鏠旗深入,未有所底。”明刘基《处州石末公德政碑颂》:“鏠旗所指,百怪走藏。”章炳麟《春秋左传读·哀公篇·获其蠭旗》:“哀二年:'获其蠭旗。'案:《天文志》云:'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蠭。'(《天官书》作锋,锋本字,蠭借字。)'矛、盾动摇,角大,兵起。'《上曲礼》:'”招摇“在上,急缮其怒。'注:'画招摇星于旌旗上,以起居坚劲军之威怒,象天帝也。招摇星在北斗杓端,主指者。'据此,则'蠭旗'者,谓画天蠭于旌旗,犹'招摇'也。皆主兵,故通用。《郊祀志》云:'为伐南越,告祷泰一……为泰一鏠旗,命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意亦犹是太一三星,谓太一在后,招摇、天蠭在前,合三星也。”
⒊ 一说即蜂旗。画有状如丹鸟的大蜂的战旗。锋,通“蜂”。
⒈ 亦作“鏠旗”。灵旗上有太一、招摇、天蜂三星。古代用以敬神,使进军讨伐取胜。
引《汉书·郊祀志上》:“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三星,为泰一鏠旗。”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伐》:“时鏠旗深入,未有所底。”
明 刘基 《处州石末公德政碑颂》:“鏠旗所指,百怪走藏。”
章炳麟 《春秋左传读·哀公篇·获其蠭旗》:“哀 二年:‘获其蠭旗。’案:《天文志》云:‘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蠭。’(《天官书》作锋,锋本字,蠭借字。)‘矛、盾动摇,角大,兵起。’《上曲礼》:‘“招摇”
在上,急缮其怒。’注:‘画招摇星於旌旗上,以起居坚劲军之威怒,象天帝也。招摇星在北斗杓端,主指者。’据此,则‘蠭旗’者,谓画天蠭於旌旗,犹‘招摇’也。皆主兵,故通用。 《郊祀志》云:‘为伐 南越,告祷泰一……为泰一鏠旗,命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意亦犹是太一三星,谓太一在后,招摇、天蠭在前,合三星也。”一说即蜂旗。画有状如丹鸟的大蜂的战旗。锋,通“蜂”。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将军贺娄公神道碑》:“锋旗不息,刁斗恒惊。”
倪璠 注:“疑作‘蜂旗’。 《左传·哀二年》曰:‘ 郑 人击 赵简子,得其蜂旗。’”
(1)(名)(刀、剑等)锐利或尖端的部分:词~。(2)(名)在前列带头的(多指军队):冲~陷阵。
(1)(名)旗子:国~|红~|挂~。(2)(名)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后泛指属于满族的:~人|~袍。(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