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后因以“登坛拜将”借指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
⒈ 亦作“登臺拜将”。
引《史记·淮阴侯列传》:“何 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 信 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塲。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唐 杨炯 《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贞观 八年詔特进代国公 李靖 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鉞行师。”
《说岳全传》第四回:“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臺拜将之荣。”
⒈ 古代任命将帅时的隆重仪式。汉萧何推荐韩信给汉王,汉王将拜为大将。萧何说:「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见《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后喻指任命将帅。唐·杨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贞观八年,诏特进代国公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钺行师。」也作「登台拜将」。
词语解释登坛[ dēng tán ]⒈ 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⒉ 走上讲台。⒊ 借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引证解释⒈ 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引《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昔 张景明 亲登坛喢血,奉辞奔走,卒使 韩牧 让印,主人得地。”《文选·陆倕<石阙铭>序》:“命旅致屯云之应,登坛有降火之祥。”李善 注:“登坛,祭天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然而杜门不用,登坛受讥。”李善 注:“《江表传》曰:‘ 权 既即尊位,请会百官,归功 周瑜 ……’然登坛,即位之时也。”《后汉书·献帝纪》“皇帝逊位, 魏王 丕 称天子” 李贤 注引 晋 袁晔 《献帝春秋》:“乃为坛於 繁阳 故城, 魏王 登坛,受皇帝璽綬。”《晋书·谢安传》:“及 宋 受禪, 谢晦 谓 刘裕 曰:‘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 谢益寿 奉璽紱。’”《史记·淮阴侯列传》 唐 司马贞 索隐述赞:“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诗:“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⒉ 走上讲台。引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始弘就馆之礼,即受登坛之策。”唐 杜牧 《送太昱禅师》诗:“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师。”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阳明 登坛讲学,反復辨説良知二字。”⒊ 借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引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九》:“人格的平等,也是一种外来的旧理想;现在‘经验’既已登坛,自然株连着化为妄想。”国语辞典登坛[ dēng tán ]⒈ 登上讲道的道场。引《西游记·第一回》:「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
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 :天~下雨2.(介词)把;拿:~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4.带领;搀扶:~幼弟而归。扶~。5.做:慎重~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 :~信~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 :赶~上去。jiàng1.统率士兵的人:大将、勇将、将士用命。2.高级军阶的名称:上将、中将、少将。3.喻指超群杰出的人才:游泳健将。4.带、率领:将兵。qiāng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