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on the brink of destruction;
⒈ 缚住人的双足,使脸部朝下倒著悬挂起来。比喻处境极为艰困、危险。也作「倒悬之苦」、「倒悬之危」、「倒悬挨命」。
引《后汉书·卷五八·臧洪传》:「但惧秋风扬尘,伯珪马首南向,张扬、飞燕旅力作难,北鄙将告倒悬之急,股肱奏乞归之记耳。」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爨麦而炊,负户以汲;累卵之危,倒悬之急。」
词语解释倒悬[ dào xuán ]⒈ 头向下脚向上地悬挂着。例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孟子·公孙丑上》英be in sore straits as hanging by the feet;⒉ 比喻处境非常困苦危急。例解民倒悬。引证解释⒈ 亦作“倒县”。⒉ 指人头脚倒置地或物上下倒置地悬挂着。引《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后汉书·刘焉传》:“从事 广汉 王累 自倒悬於州门以諫。”清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洞》:“近门有大石鐘,倒悬其上,门之内深黑,则人不敢入矣。”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墙角倒悬的那张七弦琴,琴上的套子,不知拿去作了什么。”⒊ 指把人或物倒挂起来。引清 昭槤 《啸亭杂录·诛伍拉纳》:“伍制军 拉纳,继 福文襄 督 闽,惟以贪酷用事,至倒悬县令以索贿。”《明史·海瑞传》:“宗宪 子过 淳安,怒驛吏,倒悬之。”⒋ 亦以人之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或危急,以家庭用具之倒挂比喻极其贫困。引《后汉书·张玄传》:“明公总天下威重,握六师之要,若於中坐酒酣,鸣金鼓,整行阵,召军正执有罪者诛之,引兵还屯都亭,以次翦除中官,解天下之倒县,报海内之怨毒,然后显用隐逸忠正之士,则 边章 之徒宛转股掌之上矣。”《三国志·吴志·陆抗传》:“若敌汎舟顺流,舳艫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县也。”唐 杜甫 《闻斛斯六官未归》诗:“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黎民失业,百姓倒悬。”清 孙枝蔚 《贫士》诗:“亦有亲与故,其室皆倒悬。”⒌ 鸟名。寒号虫的别称。也叫鹖旦。国语辞典倒悬[ dào xuán ]⒈ 缚住人的双足并将之倒挂,使脸部朝下。比喻处境极为艰苦。引《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彼方首尾倒悬,救死不给,岂有余力复营此哉?」
(1)(形)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激动不安;着急(2)(动)使着急:火车快开了;他还不来;实在~人。(3)(形)容易发怒;急躁:~性子|没说上三句话他就~了。(4)(形)很快而且猛烈;急促:~雨|~转弯|水流很~|炮声甚~|话说得很~。(5)(形)急迫;紧急:~事|~件。(6)(名)紧急严重的事情:告~|救~|当务之~。(7)(动)对大家的事或别人的困难;赶快帮助:~公好义|~人之难(n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