⒉ 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⒈ 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建安 无偶句, 西晋 颇有之,日盛月加,至 梁 陈 谓之格诗,有排偶而无粘。 沉 宋 又加翦裁,成五言 唐 律。
引《长庆集》中尚有半格诗。”
清 汪立铭 《白香山后集格诗注》:“顾格诗之义虽亡考,而见诸公之文章者可证……由是观之,格者但别於律诗之谓,公前集既分古调乐府、歌行以类各次於讽諭、閒适、感伤之卷,后集不復分类别卷,遂统称之曰格诗耳。时本於十一卷之首,格诗下復繫歌行杂体字,是以格诗另为古诗之一体矣。”
⒉ 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引《旧五代史·晋书·李怿传》:“时常侍 张文宝 知贡举,中书奏落进士数人,仍请詔翰林学士院作一诗一赋,下礼部,为举人格样。学士 竇梦徵、张礪 辈撰格诗格赋各一,送中书,宰相未以为允。”
⒈ 五、七言古体诗。在白居易的长庆集后集中,特别标举格诗一目。相对于律诗而言。
⒉ 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引《旧五代史·卷九二·晋书·李怿传》:「学士窦梦征、张砺辈撰格诗格赋各一,送中书,宰相未以为允。」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2.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3. 表现出来的品质: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4. 阻碍,隔阂:格格不入。5. 击,打:格斗。格杀。6. 推究:格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格于上下。9. 感通:格于皇天。10. 变革,纠正:格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