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⒈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
引《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后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汉 马融 《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超 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
明 李贽 《史纲评要·三皇五帝纪·人皇氏》:“后世人天路隔,心量浅隘,上世之事,若存若亡矣。”
⒈ 似有若无。
引《文选·马融·长笛赋》:「微风纤妙,若存若亡。」
《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
1、超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如此三四夕。
2、此时跟平时的修炼一般,修炼时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3、昊天顿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4、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
5、你就当我不存在,按照你自己理解的,将微意守于丹田,只用丹田呼吸,若存若亡,似有似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