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浪沸泥沙。唐代。元稹。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越岭南滨海,武都西隐戎。雄黄假名石,鷣鸟远难笼。讵有隳肠计,应无破脑功。巴山昼昏黑,妖雾毒濛濛。汉帝斩蛇剑,晋时烧上天。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白昼遮长道,青溪蒸毒烟。战龙苍海外,平地血浮船。
《虫豸诗·巴蛇(三首)》是唐代元稹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
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
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
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
越岭南滨海,武都西隐戎。
雄黄假名石,鷣鸟远难笼。
讵有隳肠计,应无破脑功。
巴山昼昏黑,妖雾毒濛濛。
汉帝斩蛇剑,晋时烧上天。
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
白昼遮长道,青溪蒸毒烟。
战龙苍海外,平地血浮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名为巴蛇的毒蛇。虽然诗中没有直接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情感,但通过对巴蛇的描写,展现了其危险性和恐怖之处。
诗中提到巴蛇拥有千种毒,其中最危险的是鼻褰蛇,它的舌头掉下时会翻红如焰,身体盘绕时会显露出白色的花纹。巴蛇喷出的毒液能使人的毛发竖立,喝下水浪都会沸腾成泥沙。诗中提到了叔敖(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曾经埋葬过巴蛇,但巴蛇的数量比麻多得多,无法完全消除。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巴山以南、滨海之地和西方的武都都有巴蛇出没,它们的毒性如此之大,以至于无法用笼子困住鷣鸟(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诗中表达了一种无法抵挡的力量和难以控制的危险。
诗词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典故,如汉帝斩蛇剑和晋时烧上天。这些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巴蛇的恶劣和危险,并暗示巴蛇的存在已经久远,寿命长达千年。
整首诗词以黑暗、毒雾和战争的景象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紧张、恐怖的氛围。通过对巴蛇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可怕力量存在的认知和敬畏之情。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