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噬锥刀毒

出自唐代元稹的《虫豸诗·虻(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òng shì zhuī dāo dú,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阴深山有瘴,湿垫草多虻。
众噬锥刀毒,群飞风雨声。
汗粘疮痏痛,日曝苦辛行。
饱尔蛆残腹,安知天地情。
千山溪沸石,六月火烧云。
自顾生无类,那堪毒有群。
搏牛皮若截,噬马血成文。
蹄角尚如此,肌肤安可云。
辛螫终非久,炎凉本递兴。
秋风自天落,夏蘖与霜澄。
一镜开潭面,千锋露石棱。
气平虫豸死,云路好攀登。
()
深山:山里山外距离远、人不常到的山岭:~老林常有野兽出没。
风雨:(名)①风和雨:~无阻|~大作。②比喻艰难困苦:不经历~,怎么见彩虹?
天地情

《虫豸诗·虻(三首)》是唐代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阴深山有瘴,湿垫草多虻。
众噬锥刀毒,群飞风雨声。
汗粘疮痏痛,日曝苦辛行。
饱尔蛆残腹,安知天地情。
千山溪沸石,六月火烧云。
自顾生无类,那堪毒有群。
搏牛皮若截,噬马血成文。
蹄角尚如此,肌肤安可云。
辛螫终非久,炎凉本递兴。
秋风自天落,夏蘖与霜澄。
一镜开潭面,千锋露石棱。
气平虫豸死,云路好攀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虻的形象为主题,通过描写虻的生存环境和行为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阴深山区的瘴气笼罩,草地上布满了湿气和虻(一种吸食血液的昆虫)。这种环境使得虻聚集在一起,发出嗡嗡的声音。

接着,作者通过描写虻的行为,表现出它们具有吸血的本能,众多虻噬食锥刀的毒液,形成了一种集体行动的景象,飞舞的虻在风雨中发出嗡嗡声。

然后,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写了自身的遭遇。他因为辛苦劳作而汗流浃背,瘴气和虻的叮咬使得他的伤口感到疼痛,日晒和劳累使他的生活充满了辛苦。然而,他想到虻的生活状态与自己并无二致,他们也许无法理解人类的情感和境遇。

随后,诗中描绘了夏季的炎热景象,山区中的溪水沸腾,六月的天空像火一样燃烧。这种酷热的环境使得虻繁衍生息,作者用“自顾生无类,那堪毒有群”表达了对虻繁衍能力的惊叹和对它们毒性的恐惧。

然后,作者通过描写虻吸食牛和马的鲜血,暗示了它们的凶残和危险。即使是强壮的牛和马也无法逃脱虻的骚扰,更何况是人类的肌肤。

接下来,作者表达了对虻的生命力的怀疑,虻的刺咬并不会持续很久,而且炎热和寒冷的季节变换也会导致它们的兴衰。这种命运的递变也反映了自然界的循环和变化。

最后,作者以秋风、夏蘖和霜的意象来结束这首诗词。秋风落下,夏蘖和霜的清冷使得虻的数量减少,天空清澈明亮。作者将自然景象与虻的生命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虻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虻的生存环境和行为,抒发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命运的思考。它呈现了生命的残酷和无常,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作者通过虻这个微小而普遍存在的昆虫,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人类的脆弱。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微观世界中的生命之旅,引发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入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