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蛇亦杂居。唐代。元稹。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近树禽垂翅,依原兽绝踪。微遭断手足,厚毒破心胸。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构脾分部伍,嚼蕊奉君亲。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兰蕙本同畹,蜂蛇亦杂居。害心俱毒螫,妖焰两吹嘘。雷蛰吞噬止,枯焚巢穴除。可怜相济恶,勿谓祸无馀。
《虫豸诗·蛒蜂(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蛒蜂蛇蟒鱼蚁,蛇蟒卧在洞穴里,穴下有一窝蜜蜂。树上的鸟儿展开翅膀,原野中的野兽不再出现。微不足道地受到伤害,严重的毒液撕裂我的心胸。以前曾用那些招魂的诗句,怎么知道眼睛却自己碰到了麻烦。梨花开放,笑看着皇都的明月;蜜蜂飞舞,游弋在紫禁城的春天。构筑蜂窝的蜂蜡分成部队,嚼食花蕊,献给君王亲自品尝。蜜蜂的翅膀和羽毛相似,但心灵和精神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谁能知道世间之中,并非没有噬人的人存在。兰花和茉莉原本生长在同一个田野上,蜜蜂和蛇蟒也共同栖息其中。它们都具有伤害心灵的毒螫,妖艳的火焰都吹嘘着自己的力量。唯有雷击才能吞噬它们,焚烧它们的巢穴,从而消除它们的危害。可怜的是,互相帮助的邪恶依然存在,不要认为灾祸已经没有剩余。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蜂蜡和蛇蟒的形象,表达了世间万物中存在的邪恶和危险。蜜蜂和蛇蟒都具有威胁生命的力量,它们的行为都会带来伤害和毒害。诗词中提到的招魂句、梨花和蜂蜡奉献给君王等细节,暗示了邪恶力量的存在与滋生,并且它们往往隐藏在美丽和纯洁之下。诗人通过雷击和焚烧的手段来消除邪恶,但也提醒人们,即使灾祸被排除,邪恶仍然可能互相勾结,继续带来危害。
这首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意象丰富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邪恶和危险的深刻认识。通过对自然界中蜜蜂和蛇蟒的描绘,诗人探讨了善恶并存的现实世界,警示人们要警觉于邪恶的存在,并通过雷击焚烧的手段来消除邪恶的威胁。整首诗词的意境凄凉而深沉,通过对自然界中的昆虫和爬行动物的描写,折射出人间的复杂和危险,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深思。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