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相劝久从容

出自唐代于鹄的《醉后寄山中友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ě rén xiāng quàn jiǔ cóng ró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昨日山家春酒浓,野人相劝久从容
独忆卸冠眠细草,不知谁送出深松。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鲁恭。
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应恐笑龙钟。
()
野人,从容,不知,送出,深松,廉度,知己,酩酊,路人

《醉后寄山中友人》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于鹄。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醉后寄山中友人

昨日山家春酒浓,
野人相劝久从容。
独忆卸冠眠细草,
不知谁送出深松。

都忘醉后逢廉度,
不省归时见鲁恭。
知己尚嫌身酩酊,
路人应恐笑龙钟。

译文:

昨天山家的春酒浓厚,
野人们劝我久留从容。
我独自回忆着卸下冠冕,
躺卧在细草之间,
不知道是谁送我到了深松之间。

我全然忘记了醉酒之后与廉度相遇,
也没有意识到我回家时见到了鲁恭。
知己们可能嫌弃我喝得烂醉如泥,
路人们或许会嘲笑我像龙钟一样。

诗意和赏析:

《醉后寄山中友人》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于鹄在醉酒之后的感受和思考。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一次酒宴,酒足饭饱之后,野人们劝他留下来继续享受宴会的欢乐,但他选择了离开。他独自躺在细草之间,回忆起醉酒时的情景,卸下了平日的繁忙和压力,进入了一种宁静和自由的状态。

然而,当他清醒过来时,他已经忘记了与廉度相遇的事情。而回家的途中,他遇到了鲁恭,但也没有意识到。这表明他在酒后的迷糊中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觉察和记忆。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知己们的担心。他担心知己们会嫌弃他因为酒醉而失态,而路人们则可能会嘲笑他。这种担心体现了作者对于友情和社交关系的珍视,他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形象和尊严。

整首诗以醉后的状态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人在醉酒之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情绪和困惑。诗中运用了山中的景物和人物来衬托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寂静与思索的氛围。通过这种方式,诗词传达了一种对于人生、友情和社交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自我和他人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于鹄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