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作虚诞

出自唐代卢鸿一的《嵩山十志十首·洞元室》,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g zuò xū dà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
洞元室者,盖因岩作室,即理谈玄,室返自然,元斯洞矣。
及邪者居之,则假容窃次,妄作虚诞,竟以盗言。
词曰:
岚气肃兮岩翠冥,空阴虚兮户芳迎。
披蕙帐兮促萝筵,谈空空兮核元元。
蕙帐萝筵兮洞元室,秘而幽兮真可吉。
返自然兮道可冥,泽妙思兮草玄经,结幽门兮在黄庭。
()
岩作室,自然,邪者,假容,阴虚

《嵩山十志十首·洞元室》是唐代卢鸿一创作的一首詩詞。詩詞描寫了洞元室的虛空、幽靜的氛圍,以及他所主張的自然、玄妙和真理。

诗詞的中文译文为:
岚气肃兮岩翠冥,
空阴虚兮户芳迎。
披蕙帐兮促萝筵,
谈空空兮核元元。

蕙帐萝筵兮洞元室,
秘而幽兮真可吉。
返自然兮道可冥,
泽妙思兮草玄经,
结幽门兮在黄庭。

诗詞的意境是通过描绘洞元室的景色来表现其虚幻而幽静的特点。岚气肃然,山岩苍茫,空气阴冷,门户敞开迎风。蕙帐和萝筵是指洞中悬挂的薰衣草和葡萄藤,用来装饰重要的场合。诗詞表达了在洞元室中论述玄妙和真理的场景,这个空间被认为是神秘而幽深的,与洞元文化和哲学相联系。诗詞强调了回归自然和追求真理的道路,认为沉思和冥想可以带来启迪。洞元室被认为是人们在内心世界中找到智慧和悟性的场所,与黄庭(指心灵)联系在一起。

这首诗詞以简练的描述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洞元室的特点和意义。作者通过描绘洞元室的山岩和氛围,展示了其宁静、神秘和玄妙之处。诗詞以隐喻的方式传达了返璞归真、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并强调了思考和冥想的重要性。整首詩詞通过对洞元室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哲学和真理领域的探索和向往,以及回归内心世界的体验。

这首詩詞是对洞元室的赞美和讴歌,是一种对深层次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推崇,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向往。它通过独特的形象和音韵之美,呈现了与自然和内在世界相连的美妙境界。它提醒人们保持对自然和真理的敏感和好奇心,同时也传递了对于冥思和思考的价值的肯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卢鸿一

卢鸿一(?一740前后)唐画家、诗人,著名隐士。一名鸿,字浩然,一字颢然,本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东北)人,徙居洛阳,后隐居嵩山(今登封市)。博学,善篆籀,工八分书,能诗。画山水树石,得平远之趣,与王维相当。卢鸿回山后,聚徒五百余人,讲学于草堂之中,成为一时之盛。自绘其胜景为《草堂十志图》,有摹本,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全唐诗》录存其骚体诗十首,名《嵩山十志》,为描写嵩山十景、歌咏自己的隐逸生活之作。...

卢鸿一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