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严霜变草颜

出自清代佚名的《杂曲歌辞·入破第三》,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ā yuè yán shuāng biàn cǎo yá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秋大漠冷溪山,八月严霜变草颜
卷旆风行宵渡碛,衔枚电扫晓应还。
()
大漠:大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àmò,释义是无边的沙漠。大漠泛指亚洲东北部高原地区,亦即东亚内陆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达阿尔泰山脉,北连萨彦岭、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南抵阴山山脉,两面边缘地带分别被称为漠南漠北。
草颜扫晓

《杂曲歌辞·入破第三》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佚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秋时节,广袤的大漠寒冷,溪山被冰霜掩盖。
八月的严寒使青草失去了生机。
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宵夜时刻穿过荒凉的沙漠。
战马衔着枚果飞驰而过,星光下的黎明即将到来。

诗意:
《杂曲歌辞·入破第三》通过描绘秋天的大漠景色,表达了荒凉和冷寂的氛围。诗中描述了草木凋零,寒霜覆盖的溪山,以及严寒的八月天。同时,诗人通过描写军旗飘扬、马蹄飞驰的景象,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息的战斗精神。

赏析:
《杂曲歌辞·入破第三》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大漠的景色和氛围。诗人运用寒冷的意象,通过对草木凋零、严霜覆盖的描绘,表达了秋天的荒凉和孤寂。诗中的军旗和战马象征着战争和战斗的气息,展现了壮士奋发向前、勇往直前的精神。整首诗以简短的句子和凝练的词语,将自然景色与战争意象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寂寞而威武的画面。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唐代时期的冷酷和战乱,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动荡和战争残酷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壮士英勇奋斗、坚韧不拔的赞美和敬佩。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战争意象的交融,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秋天大漠的荒凉景色和战争的残酷,同时通过对壮士英勇奋斗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