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床经案独踌躇

出自明代程嘉燧的《三月三日泊虞山下步寻等慈师不遇》,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ǐ chuáng jīng àn dú chóu chú,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草堂寂历自禅居,山下春光正祓除。
邻犬人归纤月后,木鱼风落妙香初。
萧疏远岫云林画,映带清流内史书。
乘兴寻师相赏处,笔床经案独踌躇
()
草堂:(名)茅屋。多指古诗人或隐士的住房:杜甫~(在四川成都)。
寂历春光:(名)春季的景致:明媚~。
祓除木鱼:一种打击乐器,原为僧尼念经、化缘时敲打的响器,用木头做成,中间镂空。
萧疏:1.萧条荒凉:满目疮痍,万户~。2.稀疏;稀稀落落:黄叶~。白发~。
远岫云林:1.隐居之所。唐王维《桃源行》:“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金张斛《还家》诗:“云林无俗恣,相对可终老。”清陈大章《送胡卜子南归》诗:“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2.汉宫馆名。《汉书·外戚传上·孝宣霍皇后》:“霍后立五年,废处昭臺宫,后十二岁,徙云林馆,乃自杀。”《晋书·外戚传序》:“遂使悼后遇云林之灾,愍怀滥湖城之酷。”3.指云梦泽。《文选·枚乘<七发>》:“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刘良注:“云林、云梦泽也。”4.元代画家倪瓒的别号。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壬辰过阳羡之亳村,定道人出所藏云林《十万图》相示,皆有云林自跋。”清纳兰性德《忆江南》词:“江南好,真箇到梁溪。一幅云林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用宜兴窰长方盆叠起一峯,偏於左而凸於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巉巖凹凸,若临江石磯状。”5.台湾省辖县。
映带:映带yìngdài景物相互映衬湖光山色,映带左右
清流:1.清澈的流水。《汉书·补乐志》:“郑卫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晋左思《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荫耽耽,清流亹亹。”宋苏轼《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书》:“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内江石壁鱼》:“后破之,乃有一鱼跃出,其中泓然清流也。”瞿秋白《饿乡纪程》三:“环溪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2.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国志·魏志·桓阶陈羣等传评》:“陈羣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宋欧阳修《朋党论》:“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清顾炎武《梓潼篇赠李中孚》:“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李大钊《混充牌号》:“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3.晚清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中法战争前后,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前清流奉军机大臣李鸿藻为魁首,后清流以户部尚书翁同龢为支柱。光绪帝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别于当权的后党。4.比喻政治清明。《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寧,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欲令远近咸知政化之清流,商邑之翼翼也。”
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
笔床经案踌躇:1.犹豫不决。2.自得的样子。

诗词:《三月三日泊虞山下步寻等慈师不遇》

译文:
在三月三日停泊在虞山下,我步行寻找一位慈悲的老师,但未能相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程嘉燧的行程,他在三月三日来到了虞山下的一处草堂,期待能够遇到一位慈悲的老师。然而,他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寂静的日子,没有能够与理想中的师长相见。诗中抒发了他对学问和精神指导的渴望,以及在寻找过程中的失望和犹豫。

赏析:
这首诗以虞山下的草堂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选择在三月三日停泊在这个地方,显示出他特殊的心境和对这次寻找的重视。诗中的草堂寂静无人,与山下的春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独自寻觅的心理状态。

诗中提到邻犬归家和纤月后,通过描绘周围环境中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幽雅的氛围。木鱼风落和妙香初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禅意和宁静,暗示了诗人深入思考和冥想的状态。

诗中还通过描绘远岫云林和清流内史书,融入了山水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文底蕴的追求。这些景物的描绘使整首诗更具画意,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的情绪和内心矛盾。他怀着兴奋的心情寻找着师长,但同时也存在着踌躇和犹豫。笔床经案的描写显示了他在寻找师长时的焦虑和迟疑,同时也折射出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虞山下的草堂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程嘉燧对学问和精神指导的渴望,以及在寻找过程中的心灵追寻和矛盾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