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怪玉浮浮似磬。宋代。袁说友。人言苕霅下千崖,一水中发两派开。但怪玉浮浮似磬,不知原自泗滨来。
《题乌程簿厅浮玉亭七首》是宋代袁说友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们说苕霅下有千崖,
一条水分成两派流。
奇怪的是玉浮浮似磬,
不知它原本来自泗滨。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乌程簿厅浮玉亭的景色。诗人提到了苕霅、千崖、水流和玉浮浮似磬等元素,描绘了这个地方的奇特之处。诗人对于玉浮的来历产生了疑问,不知道它到底是从何处来的。
赏析:
该诗以描绘景色为主线,通过描述苕霅、千崖和水流的景物,展示了乌程簿厅浮玉亭的壮丽和奇特之处。其中,玉浮浮似磬的描写给人一种神秘感和艺术美感。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玉浮来历的疑问,增添了一种探索和思考的情感。整首诗词意境清新,用词简练,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袁说友独特的诗意和个人风格。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命的思考。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