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魂梦与缠绵。清代。况周颐。未问兰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户网游丝浑是罥,被池方锦岂无缘?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似当年。
《定风波·未问兰因已》是清代文人况周颐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未曾询问兰花为何凋零,我心感到迷茫。
垂柳在西北方展现了心动的天空。
水面上的月亮和镜子里的花朵都最终变成了幻影,
我赢得了半生的魂灵梦境和缠绵之感。
门前的网状围栏仿佛被游丝编织而成,
被池塘中的彩色锦缎岂能没有缘分?
因为有思念之情能使景物定格,
我不禁消瘦领悟,每逢春天都感到惆怅,仿佛回到了往昔。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兰花凋零和美好景色逝去的惋惜之情,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忧伤和回忆。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内心的交融,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和失落之情。
赏析:
况周颐的《定风波·未问兰因已》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兰花凋零、垂柳、水月和镜花等景物,通过物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诗中的兰花凋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逝去,垂柳和西北方展现的情天则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追忆。水月和镜花都是虚幻的形象,暗示了光阴流转和事物的不可持久。诗中的游丝、网状围栏和池塘中的彩色锦缎则展示了细腻的意象,凸显了作者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受。
诗词中的思念之情是整首诗的核心,作者通过思念使景物定格,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中,以此表达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每逢春天,作者都感到惆怅,仿佛回到了往昔,这种情感的流露使人感到忧伤和沉思。
《定风波·未问兰因已》以简洁的词句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思考和感慨。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给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展现了况周颐独特的诗词才华。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况周颐。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