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炉峰顶上浮

出自宋代杨时的《东林道上閒步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zhù lú fēng dǐng shàng fú,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碧眼庞眉老比丘,云根高卧语难酬。
萧然丈室无人间,一炷炉峰顶上浮
()
碧眼:绿色的眼睛。旧指胡人,后指白种人。
比丘:佛教用语。为梵语bhiksu的音译。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
卧语难酬上浮:上浮shàngfú∶向上漂跟“下沉”相对。∶借指在原有基础上向上升而又不固定由于工作成绩异常突出。

《东林道上闲步三首》是宋代杨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一个老年比丘在东林道上闲步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修行者的景仰和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首:
碧眼庞眉老比丘,
云根高卧语难酬。
萧然丈室无人间,
一炷炉峰顶上浮。

二首:
云里樵人寻隐处,
双溪渔父卧轻波。
天涯何处无芳草,
犹有流年悔晚过。

三首:
白鹭汀洲夕照明,
孤舟寒槛雪花轻。
独酌寒灯无一语,
千声万语入心庭。

诗意:
这首诗以一个老年比丘为主角,描绘了他在东林道上的闲步景象。作者通过描绘比丘的外貌特征,如碧眼、庞眉,展现了他的智慧和沧桑。比丘高卧在云根之上,意味着他超越了尘世的纷扰,心境宁静。诗中提到他的丈室萧然无人,可见他已经抛弃了尘世的俗世纷扰,专心修行。比丘的修行境界如同一炷香烟,飘浮在峰顶之上,寓意他的精神升华和超越。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丘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教修行者的景仰和敬仰之情。比丘被描绘成具有智慧和超然境界的形象,他们超越了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的升华。诗中的意象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如云根高卧、一炷炉峰顶上浮,给人一种清净高远的感觉。通过描写比丘的修行境界,诗人抒发了对尘世浮躁之感的反思,表达了对宁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情感平和而内敛,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的交融,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比丘的形象和修行境界,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内心追求的感悟。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修行者的景仰和对内心世界的追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时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杨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