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却趁小春时

出自宋代杨公远的《重阳已过半月菊花方开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xīn què chèn xiǎo chūn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西风转北又旬余,才见黄花粲短篱。
底事不开重九日,何心却趁小春时
芳传栗里陶潜迳,香入离骚屈子辞。
不肯趋时真隐逸,岂教尘世俗人知。
()
西风:从西边吹来的风。亦指我国秋季所吹来自西方或西北方向的季风。西方国家的风尚、潮流。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旬余黄花:1.指菊花。2.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3.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参见「重阳节」条。
不肯:不愿意,否定词。
趋时:亦作'趍时'。谓努力去适应当时的具体形势﹑环境与条件。抓紧时机;及时。迎合潮流;迎合时尚。引申指时髦;赶时髦。
隐逸:1.避世隐居。2.指隐居的人。
世俗:1.宗教教义认为一切事物具有两种形式,把天上的形式称为神圣,把人间的形式称为世俗。2.指当时社会流行的:~之见。

《重阳已过半月菊花方开二首》是宋代杨公远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重阳节过后的时节和菊花盛开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同时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和追求真正自我价值的向往。

诗中首先描述了秋天的变化,西风转为北风,时间已经过了十多天,这时才看到矮篱上的黄花灿烂。这里的黄花可以被视为重阳节象征之一,诗人通过对花的描绘,营造出了节日的气氛。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等到重阳节才去欣赏菊花的心情。他热爱春天,希望在春天的时候就能欣赏到这些美丽的花朵。这种心情流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厌倦,他希望能够追求内心真正的自我。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提及陶潜和屈子这两位著名的古代文人来点明自己的志趣。陶潜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以田园生活和隐逸为主题的作品广受赞赏。屈子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他的《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辞章的巅峰之作。通过引用这两位文人,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而是希望像他们一样追求真正的隐逸和精神自由。

整首诗透过对秋天和花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不愿被世俗的琐事所困扰,希望能够过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这种思想在宋代文人中较为常见,体现了他们对自我追求和内心境界的追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杨公远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