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誉得诗鸣

出自宋代王洋的《和谹父答郑丈》,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āng yù dé shī mí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郑圃潜仙客,陈留继阮生。
抡才俱道用,昌誉得诗鸣
未解侯三接,先歌玉六成。
篇篇多瘦骼,疑似带铜声。
()
郑圃,抡才,俱道,未解,先歌,疑似

《和谹父答郑丈》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郑圃和王洋之间的交往及其对王洋诗歌才华的赞赏。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郑圃是隐居山林的仙客,陈留则是继承阮籍文学传统的地方。他们都以才华高超而闻名,昌誉得到了文人们的一致赞誉。尽管我还没有领悟到郑圃的三次教诲,但我已经开始吟唱玉六的成就。每一篇诗作都充满了瘦骨嶙峋的风貌,仿佛带有铜器的叮咚之声。

诗意:
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王洋对郑圃及其诗歌才华的敬佩和赞赏之情。郑圃被描绘为一个隐居山林的仙客,拥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高超的才华。王洋表示自己虽然尚未完全领悟郑圃的教诲,但已经开始在自己的诗作中追求类似的境界。他赞美郑圃的诗篇如同瘦骨嶙峋,犹如带有铜器的声音,展现了深沉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郑圃和王洋之间的交往的描写,展示了王洋对郑圃的推崇和对他诗歌才华的向往。诗中以对郑圃的赞美为主线,揭示了王洋对传统文学的尊重和对才华的追求。诗人用形象独特的描写手法,将郑圃的诗篇比作瘦骨嶙峋,仿佛带有铜器的声音,既表达了对他作品的肯定,又凸显了其深邃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展现了王洋作为一位文人的情怀和志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王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