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炉贪软火

出自宋代王洋的《寄伯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ì lú tān ruǎn huǒ,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同占溪名邑,还从佛借居。
懒便书眼暗,静爱酒杯疏。
山路闲供课,僧房步当军。
地炉贪软火,未得赋归欤。
()
名邑书眼酒杯:亦作'酒杯'。亦作'酒柸'。喝酒用的杯子。
山路:山中小路,山路弯弯。
闲供地炉:地炉,拼音dì lú,汉语词语,意思是大地陶冶万物的神炉;就地挖砌的火炉;火炕,地炕;亦作"地炉"。

《寄伯氏》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这首诗以诗人寄托情思之意,表达了对友人伯氏的思念之情,并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
同占溪名邑,
还从佛借居。
懒便书眼暗,
静爱酒杯疏。
山路闲供课,
僧房步当军。
地炉贪软火,
未得赋归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通过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内心情感。诗人的友人伯氏也是居住在溪畔的,他们俩的名字都与这个溪流相关。诗人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这个地方,而伯氏则在佛寺中借居。诗人表达了自己懒散的心态,形容自己写字时眼睛模糊,这可能暗示着他对于现实世界的疏离感。然而,他对于酒杯的静静喜爱却流露出他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中还描绘了山路的宁静和僧房的安详,这些景物与诗人的内心状态相呼应。山路上很少有人行走,诗人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片刻的宁静和思考。僧房中的步伐则像军队的行进一样,这种对比在表达诗人的闲适生活态度的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地炉上软软的火苗,暗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他尚未达到完全的归隐状态,但他渴望找到归隐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表达了对于闲适、淡泊生活的向往。这种对于自然和宁静的追求是宋代文人的常见主题,也是王洋这首诗的核心所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王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