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使当时未峰遇

出自宋代王洋的《题会蠡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shǐ dāng shí wèi fēng y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昔人寄赏事何如,远借高各信有无。
试使当时未峰遇,不知谁解别贤愚。
()
何如:1.如何,怎么样。2.如何,怎么样。又指怎么办。3.如何,怎么样。用于陈述或设问。3.何似,比……怎么样。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5.犹何故。
有无:1.有或无。2.指家计的丰或薄。3.指有馀与不足。4.所有。5.古代哲学范畴。
峰遇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贤愚

《题会蠡亭》是宋代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人寄赏事何如,
远借高各信有无。
试使当时未峰遇,
不知谁解别贤愚。

诗意:
诗人在这首诗中探讨了赏识与评价的主题。他自问古代的人们如何评价他们所赞美的事物,他们是否追求真实、客观的评价标准。诗人试图想象如果当时的人们没有偏见和成见,对于他们所赞美的事物会有怎样的评价,以及谁能真正理解并区分出真正的聪明才智与愚昧之辈。

赏析:
《题会蠡亭》通过对赏识和评价的思考,反映了王洋对于真实与客观的追求。诗中的“昔人”指古代的人们,他们以一种一定的标准来评价事物。诗人借用“寄赏事何如”来表达自己对于古代人们的评价标准的疑问,暗示了他对于评价的主观性和偏见的关注。

诗中的“远借高各信有无”表达了诗人希望借用古代人们的眼光来评价自己所赞美的事物,以期得到真实的评价。他试图想象如果当时的人们没有被偏见所束缚,没有被成见所影响,对于他们所赞美的事物会有怎样的评价。

最后两句“试使当时未峰遇,不知谁解别贤愚”,表达了诗人的困惑和疑虑。诗人意味着即使他的赞美在当时没有得到认同,他也不知道谁能真正理解并评价出其中的聪明才智与愚昧之辈。

整首诗以对古代评价标准的质疑和思考为主题,探讨了评价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对古代人们评价标准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于追求真实、客观评价的渴望,并对评价的主观性和偏见提出了质疑,反映了他对于人们对事物评价的深入思考和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王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