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未肯便承命。宋代。王洋。天心爱民非不勤,民心有恨天必闻。为嫌流不入城郭,指撝山泽收浮云。浮云未肯便承命,往来空中无定性。平时风伯谗口多,忍看云师自奔横。愿得天公张纲罗,要令灭迹须严科。雷公传声泽灵死,呜呼奈尔风伯何。
《悯旱》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悯旱
天心爱民非不勤,
民心有恨天必闻。
为嫌流不入城郭,
指撝山泽收浮云。
浮云未肯便承命,
往来空中无定性。
平时风伯谗口多,
忍看云师自奔横。
愿得天公张纲罗,
要令灭迹须严科。
雷公传声泽灵死,
呜呼奈尔风伯何。
译文:
怜悯干旱
天心爱护百姓并非不勤劳,
百姓心中的怨恨天必然会知晓。
却因为流云不肯涌入城郭,
指手画脚地将山泽收束浮云。
浮云未肯轻易听从命令,
来去空中没有定性。
平时风伯说谗言甚多,
眼睁睁地看着云师自行胡乱飘荡。
愿得天公张纲罗,
要让灾害消失必须加强治理。
雷公传声泽灵已死,
唉呼,你们风伯为何如此?
诗意和赏析:
《悯旱》表达了诗人对百姓遭受干旱灾害的忧虑和愤怒之情。诗中描绘了天心爱护百姓的形象,但却因为某种原因,流云不肯涌入城市,无法带来雨水滋润,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诗人以浮云为象征,抒发了对天命不顺、无法得到应有回应的失望之情。浮云不肯承担起降雨的责任,往来空中没有定性,使得人们在干旱的日子里倍感无助。
诗中还涉及到风伯和云师的形象。风伯传播着谗言,妨碍了云师的行动,使得治理干旱的努力受到了阻碍。诗人愿望得到天公的干预,希望能够制止灾害的蔓延,并呼唤风伯改变自己的态度。
整首诗以抒发对干旱灾害的关切和对天地不公的愤怒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天命无常的反思。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和人物形象,诗人表达出在困难面前,人们对天命的无奈和对希望的追求。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王洋。(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