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要是山川气

出自宋代孙应时的《眉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én huá yào shì shān chuān q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文华要是山川气,看到眉州四海空。
尊者庵前双石笋,令人真见两苏公。
()
山川:山和河流。
看到:看见,见到。
尊者:1.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2.佛教语。亦泛指具有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
石笋:石笋shísǔn大致像一个倒转钟乳石的结晶质碳酸钙的沉积,系重碳酸钙饱和溶液滴在洞穴地面上形成的,常与钟乳石相接而成一完整石柱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杜甫《石笋行》
令人:1.善人,品德美好的人。2.古代命妇的封号。3.差役、衙役。4.使人、派人。

《眉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孙应时创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文化之华若山川气,
眺望眉州,四海皆空。
尊者庵前矗立着双石笋,
令人仿佛亲眼见到了两位苏公。

诗意:
这首诗以眉州为背景,表达了对眉州文化繁荣的赞美和对两位杰出文人苏洵、苏轼的景仰之情。诗人通过山川的气势来比喻眉州的文化繁华,然而眺望之时,却感慨四海皆空,意指眉州文化的辉煌似乎已逐渐衰落。尊者庵前的双石笋象征着苏洵和苏轼两位文学巨擘,它们的存在让人仿佛亲眼见到了这两位伟大的文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眉州文化的景仰和对两位苏公的仰慕之情。通过山川和庙宇的意象,诗人将眉州文化的繁华与两位苏公的伟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文化传统的思考。整首诗字数不多,却能通过简洁的表达传达出浓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眉州和苏洵、苏轼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文化兴衰的思考,并唤起了读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