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不再春

出自宋代孙应时的《挽曾仲躬侍郎之室秦国太夫人冯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án táo bù zài chū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数近期颐寿,尊封大国秦。
三从皆鼎食,九族尽朝绅。
神剑须重合,蟠桃不再春
只令彤史载,备福更何人。
()
尊封,大国,鼎食,神剑,重合,彤史

诗词:《挽曾仲躬侍郎之室秦国太夫人冯氏》
朝代:宋代
作者:孙应时

《挽曾仲躬侍郎之室秦国太夫人冯氏》是孙应时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冯氏夫人的挽歌之情,诗中描绘了夫人的荣耀与辞世的悲哀。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在冯氏夫人的室中,我临近离去。她被尊贵地封为大国秦的夫人。她的丈夫曾仲躬是一位重要的侍郎,他们一家享受着尊崇的地位。她的子女也成为了显贵的朝廷官员。她的家族荣华盛世,名门望族。现在,她已经逝去,神剑再也无法相合,象征着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再。就像蟠桃不再春天一样,生命的永恒与青春已经消逝。只有彤史(红色的历史)能够载入史册,永远记录她的事迹。但是,福祉和荣耀能够传承给谁呢?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冯氏夫人的境遇,抒发了对逝去荣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冯氏夫人出身贵族,嫁给了仕宦之家的曾仲躬,享受了尊荣和显赫的地位。然而,时间不饶人,她已经离去,一切荣华也随之消逝。诗中的神剑和蟠桃是象征,代表着昔日的荣光和青春,它们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辉煌时刻。孙应时以凄凉的笔触,将人生的无常和荣华易逝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词中的彤史一词指的是红色的历史,表示只有历史才能记载下冯氏夫人的事迹,但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让读者思考福祉和荣耀究竟能够传承给谁,暗示了一种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词寄托了对逝去荣光的缅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转。通过对冯氏夫人的描绘,诗人唤起读者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思考,引发了对时间与命运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