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潺潺山寂寂

出自宋代孙应时的《同邱直长和欧公三游洞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ú shuǐ chán chán shān jì j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维舟下牢关,散策上西岭。
天风吹我裳,恍惚非人境。
丹崖翠壁明空山,呀然洞府葱茏间。
珊瑚为门玉为里,石骨千年凝绿髓。
伏龙奇鬼相回环,窗户玲珑五云起。
风马霓旌去不留,棋休丹灶岩之幽。
流水潺潺山寂寂,时有野鹤飞迎客。
提携琴酒聊一叹,呼取渔樵任争席。
日暮欲归归路迷,襟期浩荡谁当知。
好种桃花便终老,更寻何处武陵溪。
()
散策天风恍惚:(形)①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精神~。②形容不清楚,不清晰或不真切:我~记得这件事。
非人境洞府:(名)神话称深山中神仙住的地方。
葱茏:(形)草木青翠茂盛。
珊瑚:珊瑚虫在暖海中结合营生,其所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即为珊瑚。形状分歧如树枝,故俗称为「珊瑚树」。色彩鲜艳美观,有白色、红色、桃红色及黑色等,质地略硬,可制成项链、胸针、领带夹等饰品。
石骨

《同邱直长和欧公三游洞韵》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维舟下牢关,散策上西岭。
天风吹我裳,恍惚非人境。
丹崖翠壁明空山,呀然洞府葱茏间。
珊瑚为门玉为里,石骨千年凝绿髓。
伏龙奇鬼相回环,窗户玲珑五云起。
风马霓旌去不留,棋休丹灶岩之幽。
流水潺潺山寂寂,时有野鹤飞迎客。
提携琴酒聊一叹,呼取渔樵任争席。
日暮欲归归路迷,襟期浩荡谁当知。
好种桃花便终老,更寻何处武陵溪。

【译文】
乘舟穿越牢关,漫步攀登西岭。
天风吹拂着我的衣裳,仿佛置身于异境。
红崖翠壁明亮的空山,洞府蓬勃茂盛之间。
珊瑚作门玉作屋,石骨凝结千年的绿色精华。
伏龙奇鬼相互循环,窗户明亮,云彩翻腾。
旌旗随风马匹离去,棋局停下,丹灶深山中幽静。
流水潺潺山静无声,时而有野鹤飞来迎接客人。
携带琴和酒,聊以一叹,招呼渔樵共争座位。
日暮欲归,归路渺迷,胸怀壮阔,谁能悟得?
喜好种植桃花,直到终老,还要寻找武陵溪的何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一同游览洞府的情景。作者乘舟经过牢关,踏上西岭,感受到天风吹拂的舒适,仿佛置身于与尘世不同的境界。登上丹崖翠壁的明亮空山,眼前呈现出洞府苍翠茂盛的景象。洞府内有珊瑚作门、玉作屋,石骨中凝结了千年的绿色精华,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共融。

洞府内伏龙奇鬼相互环绕,窗户明亮,云彩翻腾,给人一种神秘而奇妙的感觉。风马旌旗随风驰去,棋局停下,丹灶深藏在幽静的山中。流水潺潺,山静无声,偶尔有野鹤飞来迎接游客。

作者提着琴和酒,与朋友畅谈一番,共同抚琴品酒,畅叹人生。呼引渔樵,任其争夺座位。但日暮欲归时,迷失了回去的路途,心怀宽广,有谁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含义呢?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种植桃花的喜爱,并表达了寻找武陵溪的愿望。这里的桃花可以被视为生命的象征,作者希望能在种植桃花的过程中终老,同时也希望能够找到武陵溪的所在之处,寻求一种更加纯净和宁静的存在。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洞府的壮丽景色,展示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思考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以诗意深远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和内心境界的思考和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