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用文章杀李公

出自宋代孙应时的《咏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ǎng yòng wén zhāng shā lǐ gō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绛帐何人拜马融,已应羞面见儿童。
早知自照头颅丑。
枉用文章杀李公
()
儿童:(名)年纪比少年小的未成年人。
早知:早知zǎozhī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头颅:(名)脑袋;人的头:抛~,洒热血(喻指壮烈牺牲)。
文章:(名)①用文字表达一定内容的成篇作品。②比喻暗含的意思:这里面有~。

这首诗词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咏史》。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绛帐何人拜马融,
已应羞面见儿童。
早知自照头颅丑,
枉用文章杀李公。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历史上的一段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才能和地位的反思。诗中提到了马融,他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当时的才子。然而,诗人在咏史的过程中,借用了马融的形象,以此来反思自己的才华和地位。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自己的言辞批判了自己,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怀疑和对自身地位的不满。诗中的“绛帐何人拜马融”,揭示了马融那时的受人景仰和仰慕,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自卑感。接着,诗人写道“已应羞面见儿童”,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现状的羞愧和无地自容。

诗的后两句“早知自照头颅丑,枉用文章杀李公”,更加强调了作者对自己所做的一切的质疑和懊悔。这里的“照头颅丑”意味着作者认识到自己的才华和地位并不如马融那样出众,进一步加深了自己的自卑感。最后一句“枉用文章杀李公”用以形容自己的才华和努力白费了,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对此感到懊悔和追悔。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借用,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个人才能和地位的反思。在表达自我怀疑和自责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文人士子对于自己才华和成就的苛责和追求。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引发读者对于自我价值和成就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