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题僧壁更迟留

出自宋代苏颂的《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游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iàn tí sēng bì gèng chí liú,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西山高下极深幽,十里清波一棹游。
喜逐御风真造适,遍题僧壁更迟留
松间觅径因穷险,亭际披云尽露秋。
却羡官间无检束,徜徉何异五湖舟。
()
高下:高下gāoxià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清波:1.清澈的水流。2.六朝时歌曲名。
御风题僧壁迟留亭际检束:检点约束
徜徉:安闲自在的徘徊。

《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游山》是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游山中的景致和心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山高下极深幽,
十里清波一棹游。
喜逐御风真造适,
遍题僧壁更迟留。

这首诗以西山为背景,描绘了其高峻的地势和幽深的景色。诗人乘坐一叶小舟,在清澈的波浪中漫游十里。他欣然追随御风,感到自然的造化与自己的心境相得益彰。在游山途中,他不禁在寺壁上写下诗文,留下了自己的心迹。

松间觅径因穷险,
亭际披云尽露秋。
却羡官间无检束,
徜徉何异五湖舟。

诗人在松树之间寻找小径,因为这条路既荒僻又险峻,但他内心的探索之志使他不畏艰险。在亭子里,他披露出秋天的云雾,展现了秋天的美景。然后,他羡慕那些官员们没有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于湖泊之中。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山过程中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展现出他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西山、清波、松树、云雾等元素,营造出一幅宁静、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作者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表达了他对自由与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此诗既有景物描写,又有自己情感的流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由、纯粹和追求内心真实的渴望。诗人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相融合,形成一种和谐而美妙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了愉悦和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通过抒发作者内心情感,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由和宁静的人生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