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捋梅蕊立多时

出自宋代宋伯仁的《访林可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ǒu lǚ méi ruǐ lì duō shí,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可山无日不吟诗,我欲论诗未有期。
几次孤山明月下,手捋梅蕊立多时
()
吟诗:1.作诗。宋孔平仲《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苏軾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清杜濬《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2.吟诵诗歌。茅盾《子夜》九:“吟诗的杜新箨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巴金《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论诗未有期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访林可山》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到山中,我都能见到林可山,他无论何时都在吟诗。我一直想要与他讨论诗,但我们一直未能安排时间。几次在孤山下,我们在明亮的月光下相遇,我竖立着多时,手中抚摸着梅花花蕊。

诗意:
这首诗以访问林可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与他人分享诗歌心得的渴望。诗人多次寻找机会与林可山讨论诗歌,但未能实现。然而,在孤山明月的照耀下,诗人与林可山相遇,诗人沉思着,手中抚摸着梅花花蕊,暗示着他对诗歌的思考和灵感的流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向往和渴望,以及对诗人心灵的滋养和启发。诗中的“林可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象征着一位擅长吟诗的山中隐士。诗人常常在山中遇见他,但却未能与他共同讨论诗歌。这种遗憾和期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情感共鸣。

诗人在孤山明月下与林可山相遇,这一场景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明亮的月光照耀下,诗人立于山下,抚摸着梅花花蕊,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灵感的追求。梅花作为冬天的花卉,象征着坚强和坚持,与诗人对诗歌追求的态度相呼应。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诗歌的追求和与他人交流的渴望,同时通过山、月和梅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简洁而含蓄,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宋伯仁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美的敏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伯仁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

宋伯仁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