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偏觉雨声多。宋代。舒岳祥。山居种苇意如何,相见沧江渺渺波。窗外近移秋色早,夜来偏觉雨声多。微风动叶蜻蜓立,暗浪冲根郭索过。谁解写成团扇面,萧萧残雪卧渔蓑。
《赋苇》是宋代诗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赋苇》中文译文:
山居里种植苇草,意境如何?望见沧江波浩渺。窗外的秋景渐近,夜晚时雨声特别多。微风吹动叶子,蜻蜓停在上面。暗浪冲刷着苇根和郭索。谁能描绘成团扇的图案,寒萧萧的残雪铺满了渔民的蓑衣。
诗意:
《赋苇》描绘了舒岳祥在山居中种植苇草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诗人以苇草为象征,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他观察着沧江的浩渺波澜,感受着秋天的临近和夜晚的细雨。微风吹动着苇叶,蜻蜓停在上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和生机。暗浪冲刷着苇根和郭索,暗示着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诗人渴望有人能将这些景象描绘在团扇上,将寒冷的残雪与渔民的蓑衣相映衬。
赏析:
《赋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苇草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与诗人的生活态度相呼应。诗人通过观察沧江的波浪和窗外的秋景,以及夜晚的雨声,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自身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微风吹动苇叶,蜻蜓停在上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和安宁,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然而,暗浪冲刷苇根和郭索的描写,则展示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与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诗人渴望有人能将这些景象描绘在团扇上,将寒冷的残雪与渔民的蓑衣相映衬,显示出对艺术创作和富有想象力的向往。
《赋苇》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象,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整首诗词以自然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舒岳祥。(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