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犹如镜上痕。宋代。释祖钦。心是要,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镜已破,法不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释祖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心是要,法是尘,
诗词的第一句表达了心和法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心”指的是内心的修行和悟性,而“法”则指的是佛法、佛理。作者通过对比心和法,暗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互动。心是修行的根本,而法则是尘世间的一种表现。
两种犹如镜上痕。
第二句中的“两种”指的是心和法。这里的“镜上痕”暗喻心和法在世间的显现和痕迹。就像镜子上的痕迹一样,心和法都是可以在世间上体现出来的。
镜已破,法不存,
第三句中的“镜已破”意味着镜子已经破碎,不再完整,进一步暗示了心和法的不完全性。而“法不存”则表示法已经不存在了,这里的“法”指的是佛法、佛理。这两句表达了心和法的不稳定和变化性。
疏影横斜水清浅,
第四句中的“疏影横斜”形容了水面上倒映的光影。这里的水面可以视为现实世界,光影则代表着心和法的表现。清浅的水面暗示了心和法的浅显和表浅的存在。
暗香浮动月黄昏。
最后一句中的“暗香浮动”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感知和体验。这里的“暗香”可以理解为心和法中的潜在的美好和清净,而“月黄昏”则暗示了一种朦胧和幽深的境界。整句表达了心和法之间的微妙互动和深远的意蕴。
这首诗词通过对心和法的对比、变化和微妙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和佛法的思考和领悟。它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世间的变化,以及心灵的追求和超越。同时,通过意象的运用和诗意的表达,诗词营造出一种幽静、悠远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释祖钦。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