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西南。宋代。释祖钦。呼六为五,破二作三。眼观东北,意在西南。仰山门下却不用遮般茶饭,佛法不怕烂。
诗词:《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祖钦
这首诗词是由宋代佛教大师释祖钦所创作的《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中的一首。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以及诗意和赏析。
呼六为五,破二作三。
这句诗意呼喊将六变为五,打破二而成三。
诗中的“呼六为五”意味着释祖钦希望能够将众生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转化为五根(不再执着于外界事物),以此来减少痛苦和纷扰。
而“破二作三”则表达了他希望通过超越对对立概念的执着,达到一个超越二元对立的和谐境界。
眼观东北,意在西南。
这句诗意味着眼睛看向东北,意念却在西南。
这里的东北和西南并不是指具体的方位,而是佛教中的象征,代表着迷乱和痛苦的现世(东北),以及解脱和解放的境界(西南)。
释祖钦表达了他在物质世界中仍然保持观察和参与的态度,但内心却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
仰山门下却不用遮般茶饭,佛法不怕烂。
这句诗意味着虽然在仰山大师门下,但却不需要遮掩平凡的生活,仍然能够品尝普通的茶饭。
这里的仰山是指释祖钦的老师,他表达了在佛法的指导下,生活并没有被禁锢,仍然能够享受普通的生活。
同时,他也表达了佛法的力量是无穷的,即使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佛法仍然能够保持完整和纯净。
通过这首诗词,释祖钦表达了对于超越世俗和解脱痛苦的追求。他希望通过呼喊将六根转化为五根,超越对立的二元概念,达到内心的和谐境界。
同时,他也强调了佛法的普适性和坚固性,即使面对世俗的琐碎和烦恼,佛法仍然能够保持纯净和无尽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传达了佛教对于生命和解脱的思考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释祖钦对于佛法的信仰和理解。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释祖钦。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