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诸恶而不怖。宋代。释宗杲。这老汉无置锥之地而不贫,有无价这宝而不富。睹从善而不欣,遇诸恶而不怖。一著当阳全提,要且秋毫不露。有时石火里藏身,却向电影中回互。塞却临济三玄门,截断岩头末后句。
《圜悟和尚赞三首》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圜悟和尚赞三首
这老汉无置锥之地而不贫,
有无价这宝而不富。
睹从善而不欣,遇诸恶而不怖。
一著当阳全提,要且秋毫不露。
有时石火里藏身,却向电影中回互。
塞却临济三玄门,截断岩头末后句。
译文:
这位年老的和尚没有一寸土地却不贫穷,
拥有无价的宝物却不富有。
看到善行而不因此而喜悦,遇到恶行而不因此而恐惧。
一身的智慧完全展现,却不露出丝毫痕迹。
有时候隐匿于岩石之中,却在电影中互相呼应。
封闭了临济、三玄的门户,截断了岩头最后的句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圜悟和尚的特质和境界。圜悟和尚虽然没有财产,但他并不感到贫穷,因为他的内心富有智慧和慈悲。他并不因为善行而产生喜悦之情,也不因为遇到恶行而感到恐惧。他的智慧和慈悲如阳光一般照耀,但又不留下任何痕迹。有时他隐匿于石火之中,像电影中的画面互相呼应。他超越了临济宗和三玄宗的门户,截断了岩头上最后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圜悟和尚的高尚品质和深邃智慧。虽然他物质上没有财富,但他通过修行获得了内心的宝藏。他对善行持有客观的态度,不因之而陶醉,也不会被恶行所惧怕。他的智慧和慈悲是无私而真实的,犹如阳光照耀全世界,却没有一丝炫耀之意。有时他隐匿于石火之中,象征着他超脱尘世的境界,与世界互相呼应。他截断了岩头上最后的诗篇,意味着他超越了临济宗和三玄宗的门户,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圜悟和尚的精神境界,通过对他内心世界的描绘,表现出他超脱尘俗、内心富有的形象。这种境界的描绘使人感受到智慧和慈悲的力量,同时也启发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卓越。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