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是天童老古锥

出自宋代释宗杲的《天童觉和尚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è shì tiān tóng lǎo gǔ zhu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烹佛烹祖大炉韝,煅凡煅圣恶钳鎚。
起曹洞於已坠之际,针膏肓於必死之时。
善说法要,冈涉离微。
不起于座,而变荆棘林为梵释龙天之宫而无作无为。
神澄定灵,雪顶庞眉。
良工幻出兮,不许僧繇知。
虚堂张挂兮,梁宝公犹迷。
个是天童老古锥,妙喜知音更有谁。
()
大炉,钳鎚,膏肓,必死,说法,起于座,荆棘林

《天童觉和尚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宗杲。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烹佛烹祖大炉韝,
煅凡煅圣恶钳鎚。
起曹洞於已坠之际,
针膏肓於必死之时。

善说法要,冈涉离微。
不起于座,而变荆棘林为梵释龙天之宫而无作无为。
神澄定灵,雪顶庞眉。
良工幻出兮,不许僧繇知。
虚堂张挂兮,梁宝公犹迷。
个是天童老古锥,妙喜知音更有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天童觉和尚的赞美。觉和尚被描绘为一个卓越的修行者,他能够烹煮佛陀和祖师大炉韝,以及煅炼凡圣之间的恶钳鎚。这里的烹、煅和恶钳鎚都是隐喻,表达了他修行的精深和超凡的境界。

诗中提到了起曹洞於已坠之际,针膏肓於必死之时。这表明觉和尚在佛法兴盛的时代中崛起,以及在临死之际修行的决心。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觉和尚的修行境界。他能够超越座椅的束缚,将荆棘丛林转化为梵释龙天的宫殿,这是一种超越凡俗世界的境界。他的心灵纯净,智慧超脱,头顶上覆盖着雪一般明亮的庞眉。

觉和尚被称为良工和天童老古锥,这暗示他在修行路上的造诣和超凡的智慧。他的修行和领悟超越了常人的理解,甚至超越了僧繇等其他高僧。

整首诗词表达了觉和尚在佛法修行中的卓越成就和精神境界,强调了他的智慧和超凡的修行能力。这是对觉和尚的赞美,同时也是对佛教修行理念和境界的讴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