鄮山山下是真归

出自宋代释宗杲的《偈颂一百六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ào shān shān xià shì zhēn gu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妙喜与师兄,俱是圜悟子。
妙喜移住径山,师兄迁来在此。
虽与师兄同条生,不与师兄同条死。
八两与半斤,青红对碧紫。
师兄解唱泥牛吼,师弟宁忘木马嘶。
豁开顶上活人眼,鄮山山下是真归
()
师兄:1.称先与自己从同一个师父学习的人。2.称师父的儿子中年龄比自己大的人。3.称父亲的徒弟中年龄比自己大的人。4.旧时对和尚的尊称。
妙喜移同条生碧紫师弟:师弟shīdì∶称后于自己从同一个师父学习的人[thesonofone'smaster]∶师父的儿子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father'sapprenticeyoungerthanoneself]∶父亲的徒弟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老师和弟子
木马:1.木制的马。2.运动器械,木制的,略像马,背上安双环的叫鞍马,没有环的叫跳马。3.指形状像马的木制儿童玩具,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摇动。
活人:使人活;救活他人。有生命的人。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妙喜和师兄的情景,他们都是圆悟子。妙喜迁移到径山居住,而师兄也搬迁至此。尽管他们从同一根条上生,但却不会在同一根条上死。八两与半斤,青红对碧紫。师兄解唱泥牛吼,而师弟则宁愿忘记木马的嘶鸣。他们抬头豁开活人的眼睛,山下的鄮山才是真正的归处。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妙喜和师兄的不同心境和追求。妙喜和师兄虽然有着相同的修行背景,但他们在面对世俗与修行的抉择上有所不同。诗中的对比,如八两与半斤、青红与碧紫,暗示了他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和追求的目标。师兄解唱泥牛吼,象征着对世俗欲望的抵抗和超越,而师弟宁愿忘却木马的嘶鸣,可能是表达了他对欲望的选择与放下。

诗词中的"豁开顶上活人眼"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意味着他们能够超越俗世的束缚,看到更高层次的真理。"鄮山山下是真归"则象征着他们找到了归宿和内心的安宁。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精到的语言,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精髓,强调了追求内心的解脱与超越。通过对妙喜和师兄的对比,描绘了修行者在修行道路上的选择和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沉的禅意和超脱尘世的感觉,使人思考人生的真谛和内心的平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