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景萧萧雨霁

出自宋代柳永的《佳人醉(双调)》,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mù jǐng xiāo xiāo yǔ j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暮景萧萧雨霁
云淡天高风细。
正月华如水。
金波银汉,潋滟无际。
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
临轩砌。
素光遥指。
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
侭凝睇。
厌厌无寐。
渐晓雕阑独倚。
()
潋滟,无际

《佳人醉(双调)》是宋代柳永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暮景下的凄美情感和对远离的爱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雨过天晴,夜幕降临,云淡风轻。
初春艳丽如水,金色的阳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
冷若冰霜悄悄淋湿了书帷,梦醒时重重又披上衣裳。
站在窗前,远远指着那蔚蓝的天空。
我想念着那个翠绿的蛾眉,她仿佛隔绝在远方的尘世,
虽然相隔千里,但心灵相通。
凝视着她,无法入眠,疲倦的感觉不断增加。
渐渐地,砖栏杆上的雕花在黎明中显得孤独。

诗意和赏析:
《佳人醉(双调)》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的爱人的思念之情。诗词以暮景为背景,通过描述夜晚的景色,展现了一种凄美的情感。暮景的雨后天晴,云淡风轻,与初春的美丽景色相衬,呈现出一片优美而宁静的氛围。同时,诗中通过泛指的手法,用“云淡天高风细”等词语,使整个景象更加普遍和抽象化,以达到诗情境界的扩大化。

诗中,“金波银汉,潋滟无际”等意象描绘了波光潋滟的江面,使整个景色更加生动。冷若冰霜淋湿了书帷,展现了凄凉的感觉,与披衣起身的情节相得益彰,增加了作品的情感张力。

诗中最后的描写,通过独倚雕阑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砖栏杆上的雕花在黎明中显得孤独,象征着诗人的孤独情怀,加深了整个诗情的深沉和凄美。

整首诗词以凄美的情感和含蓄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离的爱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暮景的描绘,刻画了一幅美感与忧伤共存的景象,使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