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毫飞万德身

出自宋代释重顯的《三宝赞其一·佛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ái yù háo fēi wàn dé shē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甘蔗流苗应刹尘,觉场高发利生因。
紫金莲捧千轮足,白玉毫飞万德身
孤立大方资定惠,等观含类舍怨亲。
挨星相好中天主,匝地名闻出世人。
螺发右旋仙岛碧,月眉斜印海门新。
鸾翔凤舞非殊品,象转龙蟠绝比伦。
璎珞聚中腾瑞色,花鬘影里夺芳春。
慈仪恋望知何极,梵德言辞莫可陈。
胸字杳分无量义,顶珠常照百由旬。
双林孰谓归圆寂,坐断干坤日见真。
()
甘蔗,觉场,高发,利生,万德身,孤立,大方,挨星,相好,匝地,名闻,出世

《三宝赞其一·佛宝》是宋代释重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甘蔗流苗应刹尘,觉场高发利生因。
译文:像甘蔗一样汲取润泽,应该以佛法来净化尘世;觉悟的场所是能够高度发挥佛法功效的根本原因。

赏析:甘蔗是象征着甜美与滋养的作物,而佛法则代表着净化和解脱。诗词通过对甘蔗的比喻,表达了佛法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净化尘世的寓意。觉场指的是修行的场所,指出只有在修行的环境中,佛法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众生获得利益和救度。

紫金莲捧千轮足,白玉毫飞万德身。
译文:紫金莲花托举千轮足,白玉毫笔展开万德身。
赏析:紫金莲花象征着高贵和纯洁,千轮足指的是佛陀的莲花宝座,表达佛法的庄严和智慧。白玉毫飞则代表着写作和传播佛法的手段。通过这两句描写,诗词表达了佛法的庄严和智慧,以及佛法的广泛传播。

孤立大方资定惠,等观含类舍怨亲。
译文:孤立大方是为了给予利益,平等观察含蓄的种种,舍弃怨恨亲近。
赏析:孤立大方指的是佛陀广大的慈悲心和利益众生的愿望。等观含类舍怨亲表达了佛法的无私和普遍关怀,不分别对待众生,舍弃怨恨而亲近一切。

挨星相好中天主,匝地名闻出世人。
译文:靠近星宿与天主相好,遍及大地名闻于世人。
赏析:挨星相好指的是佛法普照众生,使众生得到智慧光明。匝地名闻表示佛法的声誉和影响力遍及世间,被人们所熟知和尊崇。

螺发右旋仙岛碧,月眉斜印海门新。
译文:螺发右旋像仙岛碧,月眉斜印在海门新。
赏析:螺发右旋指的是佛陀的发髻,被比喻为仙岛的碧绿色,表达了佛陀超凡脱俗的形象。月眉斜印海门新则表示佛法的到来,给世界带来新的希望和启示。

鸾翔凤舞非殊品,象转龙蟠绝比伦。
译文:鸾凤飞舞是非凡之物,象转龙蟠绝无比。
赏析:鸾凤飞舞和象转龙蟠都是佛法的比喻,表达了佛法的壮丽和非凡。鸾凤和象龙都是神话中的神兽,代表着尊贵和神圣。诗词通过这两个比喻,表达了佛法的超越凡俗、高尚卓越的特质。

璎珞聚中腾瑞色,花鬘影里夺芳春。
译文:珍宝聚集中散发光彩,花鬘的影子中夺走了春天的芳香。
赏析:璎珞是古代贵族王后头上戴的首饰,象征着珍贵和华贵。花鬘则代表着美丽的花朵。诗词通过珍宝和花鬘的形象,描绘了佛法的光彩和美丽,以及佛法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喜悦。

慈仪恋望知何极,梵德言辞莫可陈。
译文:慈悲的仪态向往至何种境界,梵语的言辞无法形容。
赏析:慈悲是佛法的核心价值,诗词中表达了慈悲的境界超越了人们的想象。梵语是佛法的语言,诗词暗示了佛法的深邃和超越语言的特性。

胸字杳分无量义,顶珠常照百由旬。
译文:胸怀深广无限意义,顶部的珠宝常照耀百十里。
赏析:胸怀深广无量义指的是佛陀的胸怀宽广,包容无限的智慧和慈悲。顶珠常照表示佛陀的头顶有一颗明亮的宝珠,象征着智慧和光明。诗词通过这两个描写,表达了佛陀的无比智慧和慈悲,并且佛陀的光明照耀着周围百十里的领域。

双林孰谓归圆寂,坐断干坤日见真。
译文:双林中谁说归于圆寂,坐断宇宙时间日见真相。
赏析:双林指的是佛陀进入涅槃的状态,归于圆寂。坐断宇宙时间表示佛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了真实的境界。诗词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佛陀的超越性和觉悟的境界。

这首诗词《三宝赞其一·佛宝》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意象,描绘了佛法的庄严与智慧、慈悲与超越。诗意深远,让人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对人类幸福的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