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临汝梦秋江

出自宋代释智愚的《溥禅人归疏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ù shān lín rǔ mèng qiū jiā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故山临汝梦秋江,况是蛩吟月到窗。
不住京华南荡寺,法身归去问枯樁。
()
不住:不停;不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法身: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2.指高僧之身。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
归去:归去guīqù回去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溥禅人归疏山》是宋代释智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故山临汝梦秋江,
况是蛩吟月到窗。
不住京华南荡寺,
法身归去问枯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僧人归乡的情景。诗人身临故山,眺望着附近的汝水,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秋夜江畔。在静谧的夜晚,他听到了蛩蛩的鸣叫声,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然而,他并没有停留在繁华的京城,而是返回了南荡寺。他以法身归去,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追问着虚无的世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故山临汝,暗示着作者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家乡,但他在梦中仍然感受到了故山的存在,这种思念之情使他更加渴望回归故土。蛩吟月到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增强了诗词的宁静和寂静氛围,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宁静。而"不住京华南荡寺,法身归去问枯樁"这两句,则展现了作者对尘世繁华的拒绝,他选择回到南荡寺,追求内心的安宁和智慧。"问枯樁"则是对虚无和生命意义的深思,作者以禅修的方式探索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僧人的精神追求为主题,通过简练的文字和意象,将内心的宁静、对虚无的思考以及对尘世的超越表达得淋漓尽致。它展现了作者对于禅修生活和返璞归真的追求,同时也向读者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烦恼、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价值观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