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里面伪和真。宋代。释智愚。药贴明明说得亲,不知里面伪和真。谆谆教诫痴儿女,莫把方书误后人。
《颂古一百首》是宋代释智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药贴明明说得亲,
不知里面伪和真。
谆谆教诫痴儿女,
莫把方书误后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药贴为比喻,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敬仰与警示。诗中提到药贴“明明说得亲”,意指药贴上的说明文字详尽明确,有助于治疗疾病。然而,作者也指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即贴上的药贴无法判断其内部的真伪。通过这个比喻,作者告诫后人,要谨慎对待方书和传统知识,不要被表面的文字所迷惑,要善于辨别真伪,以免误导自己和他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道出了对于传统知识的审慎态度。药贴作为比喻,形象地揭示了知识的表面和内在可能存在的差异。作者通过这个比喻,告诫读者要有批判的眼光,不要轻信一切传统知识,要学会辨别真伪,以免被误导。这种对于知识的警示和启迪,不仅适用于当时的状况,也对于后人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同时,这首诗词也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诗中的“痴儿女”形象描绘了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虔诚学习者,而作者则以谆谆教诫的口吻,以老师的身份,呼唤着痴儿女们不要误解、误用传统知识,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比喻,传达了对于传统知识的审慎态度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提醒后人要善于辨别真伪,以避免误导自己和他人。这种对于知识的警示和启示,具有普世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