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如鸣玉静边闻

出自宋代释智愚的《颂古一百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g rú míng yù jìng biān wé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声如鸣玉静边闻,谁信幽人不见君。
花到海棠将寂寞。
绣衣犹把麝香熏。
()
幽人,不见君,海棠,寂寞,绣衣,麝香

《颂古一百首》是宋代释智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声如鸣玉静边闻,
谁信幽人不见君。
花到海棠将寂寞。
绣衣犹把麝香熏。

中文译文:
声音如同玉石的清脆声鸣,在寂静的边境传来,
谁会相信幽居的人却无法见到君王。
花朵开到海棠花期将尽,寂寞渐生。
绣衣依然用麝香熏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表达,描绘了一种幽玄、寂寥的情感。作者通过对声音的描绘,表达了幽居之人对远方君王的思念。声音如同玉石的声鸣,清脆而悦耳,但却只能在边境的寂静中传来,无法直接传达给君王。这种间接的传达,增添了幽人与君王之间的隔阂感和无奈情绪。

接下来,诗人通过花朵的比喻,表达了幽人的孤独与寂寞。海棠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寂寞之花,当花朵开放至海棠花期即将结束时,孤独感逐渐涌现。这一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幽人的孤独处境和与世隔绝的情感状态。

最后两句以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幽人对君王的思念之情。绣衣犹如初次穿上时一样,仍然弥漫着麝香的香气。这里,绣衣象征着幽人的寂寞和离别之情,而麝香则代表着对君王的深深思念。尽管时光已过,幽人仍然希望用麝香的香气来弥补思念之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声音、花朵和绣衣等意象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幽人对君王的思念和孤独之情。同时,通过对寂静、寂寞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诗人独有的审美情趣和内敛的情感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