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布袋作梦

出自宋代释智朋的《布袋和尚赞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ào bù dài zuò mèng,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靠布袋作梦,有甚惺惺处。
若遇当行家,唤醒吃茶去。
()
布袋:布制的袋子。指招赘的女婿。或以为'补代'的音讹。
惺惺:1.形容声音婉转动听。2虚情假意,扭捏做态。
若遇行家:(名)精通某种事物的人。[近]内行|里手。②(方)(形)在行(用于肯定式):您对电脑挺~呀!
唤醒:(动)①叫醒:轻声~。②使觉醒:十月革命~了千百万劳苦大众。

《布袋和尚赞三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布袋和尚赞三首

靠布袋作梦,有甚惺惺处。
若遇当行家,唤醒吃茶去。

诗词的中文译文:

布袋和尚赞三首

依靠布袋做梦,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若是遇到懂行的人,就会被唤醒,一起品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布袋和尚为主题,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富有趣味和哲理的画面。

布袋和尚是佛教传说中的形象,他以和尚的身份,背负着一个布袋,象征着放下尘世的杂念和欲望。这里的“靠布袋作梦”是一种隐喻,表达了和尚在静修中产生的梦境和幻觉。这种境界被描述为“有甚惺惺处”,暗示着其中蕴含着深奥的意义。

接下来的两句“若遇当行家,唤醒吃茶去”,传递了一种佛教的教化思想。行家指的是懂得佛法的人,他们能够理解和尚的梦境中所蕴含的智慧。当这样的人遇到布袋和尚时,会唤醒他,邀请他一起品茶。茶在佛教中具有清心寡欲的象征,通过品茶,和尚和行家们可以共同领悟佛法的真谛,并在平静宁和的氛围中交流心得。

整首诗字数不多,却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佛教的思想内涵。通过布袋和尚的形象,诗人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讯息,即要通过静心修行,放下纷扰的尘世欲望,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智慧。同时,诗人也提出了佛教教化的理念,希望有智慧的人能够帮助那些正在修行的人,共同领悟佛法的真谛。

这首诗词简练而意味深长,通过寥寥数语,传递出了深邃的佛教思想,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释智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