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是宋代释智愚的一首诗词作品。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壮举的赞美和对传统精神的颂扬。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担板汉,没拘束。
饿死首阳山,誓不食周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一个英勇无畏的汉族男子的形象。他肩挑重担,行走在汉地之间,不受任何束缚和约束。在首阳山饿死之际,他宣誓不食用来自周朝的粮食。
这首诗词以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为主题,突显了作者对勇气、坚韧和忠诚的崇敬之情。通过描述这位汉族男子的行动,作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精神的赞颂。担负重任的汉族男子象征着他们强大的意志和对民族的忠诚。他们宁愿饿死,也不屈服于外族的统治,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高尚的品质。
诗词中的"首阳山"象征着英雄的归宿和永恒的荣光。这位汉族男子宁愿在这个山上饿死,也不接受来自周朝的援助,显示了他对自由和尊严的坚守。他的誓言不食周粟,表达了对自己民族传统的坚决信仰。
这首诗词通过简短而有力的句子,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精神的敬佩和歌颂。它传递出一种崇高的品质和对自由、尊严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汉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忠诚和珍视。整个诗词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景仰之情,激发了读者对勇气和忠诚的思考和赞美。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