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郎风高听者稀。宋代。释智愚。隔水何人歌竹枝,动人情思极幽微。夜深转入单入调,月郎风高听者稀。
《颂古一百首》是宋代释智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隔水何人歌竹枝,
此句表达了一种渴望和思念之情。在水的另一边,有人吟咏着竹枝的歌曲。竹枝是一种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乐器,它的音乐在隔水的距离里传达出迷人的情思,显得极其幽微。
动人情思极幽微,
这句进一步加强了前句的表达。诗人认为这段情思非常感人,它的幽微之处更加突出。这种情思可能是关于离别、思念或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在心灵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夜深转入单入调,
这句描述了夜深人静时的变化。夜晚的深沉将这段情思转化为一种单调的调子。在寂静的夜晚,这段思念变得更加纯粹,更加沉浸。
月郎风高听者稀。
最后一句用一种简练而有力的方式来结束整首诗。月郎指的是传说中的美男子,风高夜深时,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聆听到这段思念的歌声。这句话暗示了这段情思的独特和珍贵,它只会被少数人所品味和领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种幽远的境界,通过对隔水歌唱、情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情感。诗中的意象清晰而生动,通过对音乐和自然元素的运用,将情思与环境相融合,增加了诗意的层次。这首诗词既有一种恬静的美感,又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引起了读者对于人与自然、情感与思考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