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还我唐人译。宋代。释智愚。贝叶持来晓者疏,自称验世无如古。依然还我唐人译,始有人知是梵书。
《颂古一百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智愚。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贝叶持来晓者疏,
自称验世无如古。
依然还我唐人译,
始有人知是梵书。
诗意:
这首诗以贝叶传世的珍贵文献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智慧和知识的赞叹和敬仰。作者自称无人能够超越古代的智慧,认为古代文化中蕴含了深刻的见解和经验。诗中提到唐代的翻译使得人们开始了解这些梵文书籍,从而启蒙了人们对古代智慧的认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智慧的推崇。贝叶所传承的文献象征着古代的智慧和知识,作者把它们视为宝贵的财富。作者自称验世无如古,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高度评价,认为现代的人们无法超越古代的见识和智慧。然而,通过唐代的翻译工作,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这些梵文书籍的价值,意识到古代智慧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和对翻译工作的推崇,强调了传承和发扬古代文化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古代智慧和文化的重视,以及对翻译工作的认可。它也呈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传递了对古代智慧的敬意和对文化传统的珍视。通过对古代文化的赞美,这首诗词向人们展示了古代的智慧和知识对于当代社会的启迪与影响,鼓励人们去探索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