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律纶文向什么科中收。宋代。释智朋。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棒如雨点,喝似雷奔。衲僧门下,无著这破草鞋处,经律纶文向什么科中收。移高就下,有个商量。白昼长,松风凉。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是宋代释智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回归本源无二,方便有多种方法。
听起来像雨点敲击,饮起来像雷声奔腾。
在衲僧门下,无著这破草鞋之处,经律纶文被拾入何科。
上升到高处,也有商量之处。白天长久,松风清凉。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回归自身本源的思想。诗人认为归源性是独一无二的,而达到归源的方法却有很多种。诗中使用了雨点和雷声的比喻,形容方便的方法如雨点般敲击心灵,像雷声般奔腾。作者提到自己是衲僧门下的一员,衲僧指的是出家修行的僧人,无著则是指无所依附、无所追求。作者将经律纶文(佛教经典和戒律)比喻为被拾起的东西,不再追求这些经律纶文的修行,而是寻求真正的归源之道。诗末提到白天长久,松风凉爽,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给人以深思的启示。诗人通过对归源的思考,提出了追求真正道路的重要性。他认为方便的方法有多种,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而不必拘泥于传统的经律纶文。这种思想在佛教中有一定的影响,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思考。诗词中的雨点和雷声的比喻形象生动,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最后两句描述了宁静的白昼和凉爽的松风,给人以安逸和舒适的感受,也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归源和真实道路的思考,同时展示了佛教思想中关于自由和独立的理念。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释智朋。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