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从耳门

出自宋代释智朋的《偈倾一百六十九首》,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uán cóng ěr mé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
爰从耳门,圆照三昧。
缘心自在,东倒西擂。
异中现同,小中现大。
只如不涉眼色耳声,甚处与他相见,婺机罗,川纸会。
()
耳门:耳门ěrmén∶即耳屏。外耳孔前的小瓣∶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耳前,当耳屏上切迹前方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眩晕等病症。直刺—寸
三昧:佛教用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诀要:深得其中~。[梵samādhi]
自在:(形)自由;无拘束:自由~。
眼色:(名)向人示意的目光:使~。
耳声相见:相见xiāngjiàn彼此会面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是宋代释智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爰从耳门,圆照三昧。
缘心自在,东倒西擂。
异中现同,小中现大。
只如不涉眼色耳声,甚处与他相见,婺机罗,川纸会。

诗意:
这首诗以佛教的智慧为背景,表达了一种超越感官的境界和心灵自由的状态。诗中通过耳门的启发,展现了一种内心的觉醒,使人能够领悟到深奥的三昧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心灵与世界的关系不再受外界影响,自由自在地存在着。诗人还通过对异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同异合一的观念,即在微小之中能够显现无限的宇宙奥秘。

赏析: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佛教思想。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以体现诗人对境界的描绘和诠释。通过耳门的形象描绘,诗人意图传达启发心灵的重要性,说明只有通过内心的觉醒,方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诗中的异中现同、小中现大的表述,呈现了一种超越对立和局限的思维模式,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空性观念。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超越感官世界的境界,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诗人以婺机罗、川纸会等形象的描绘,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诗意紧密结合,使诗词更具现实意义和情感共鸣。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思考方式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是一首以佛教智慧为灵感的诗词,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境界和心灵的自由。它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启发、觉醒和超越的追求,展示了佛教思想中的空性观念。这首诗词不仅具有哲学性的思考价值,也给予人们对生活的思索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释智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