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却嵩山熊耳峰

出自宋代释智朋的《偈倾一百六十九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ū què sōng shān xióng ěr fē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分皮分随诳盲聋,污却嵩山熊耳峰
只履携归葱岭去,贼身何处不相逢。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是宋代释智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界限的境界,探讨了人生追求真理和自我超越的主题。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描绘,寓意深远,引发人们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诗中提到了“分皮分随诳盲聋”,这句诗意味着人们在追求世俗欲望和浮华事物时,往往会迷失自我,失去清醒和洞察力。而“污却嵩山熊耳峰”则是指人们的贪欲和世俗之事已经污染了嵩山,让这座山的高峰也变得不再纯净和高洁。

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表达了一种离开这种困扰和束缚的愿望。他说“只履携归葱岭去”,意味着他将心灵和身体都带到葱岭,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清净和超越世俗的境地。葱岭象征着一种纯净和清静的状态,是诗人追求真理和超脱尘世的理想归宿。

最后两句“贼身何处不相逢”,道出了诗人认识到无论身处何地,都无法逃避内心的无明和烦恼。这句诗意味着人们无论在何处,都会与自己内心的贪嗔痴相遇,因此真正的解脱和超越是从内心开始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真理和超越尘世的愿望,强调了心灵的净化和内心的觉醒对于个体解脱的重要性。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超越物质欲望的价值,具有深远的哲理和精神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释智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