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无弥勒

出自宋代释智朋的《偈倾一百六十九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ì xià wú mí lè,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圣制安居处,凡夫路不同。
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
掀翻毗卢楼阁,只在顷刻。
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
()
圣制,不同,可得,不可,掀翻,毗卢,楼阁,在顷刻

这是一首来自宋代释智朋的诗词《偈倾一百六十九首》。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圣制安居处,
凡夫路不同。
过去不可得,
现在不可得,
未来不可得。
掀翻毗卢楼阁,
只在顷刻。
天上无弥勒,
地下无弥勒。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欲望的境界,在修行的道路上,普通众生与圣贤的境遇是不同的。诗中提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维度,暗示了人们无法在任何时刻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安宁。禅宗的观点认为,只有在当下的瞬间才能体验到真实和解脱。

诗词通过“掀翻毗卢楼阁”这一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包括高耸的楼阁也会在转瞬间倾覆。这种变幻的现象告诉我们,真实和解脱并不依赖于外界的物质和形式。

诗词末句提到“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这是在说天上和地下都没有弥勒佛的存在。弥勒佛是佛教中的未来佛陀,被普遍认为会在未来降临拯救众生。然而,作者通过这一句表达了一个观点,即真正的觉悟和解脱不需要依赖于未来的救赎者,而是应该在当下通过自己的修行实现。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禅宗的观点,强调了当下的重要性和个体的内在修行,与世俗欲望和未来的期望相对立。通过描绘世间变幻无常的景象,诗词鼓励人们超越物质欲望的追求,追求真实和解脱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释智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