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竹雨杂松风

出自宋代释正觉的《次韵端楞伽与生首座》,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o xiāo zhú yǔ zá sōng f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缚茨枯坐九江东,镜像虚融方寸中。
舜若多身禅夜看,母陀罗臂用时通。
缘生谁兆有非有,寂照自知空不空。
道契观音斯善应,萧萧竹雨杂松风
()
枯坐,镜像,方寸,缘生,寂照,自知,不空,道契,善应,萧萧

《次韵端楞伽与生首座》是宋代释正觉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缚茨枯坐九江东,
镜像虚融方寸中。
舜若多身禅夜看,
母陀罗臂用时通。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九江东岸的茅屋中静坐修行的情景。他将自己比喻为被束缚的茨草,坐在九江东岸。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中,作者的心灵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容纳世间万象。作者夜晚修行时,多次感受到舜若多身禅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越肉身束缚的境地。母陀罗是佛教中观音菩萨的别名,她的臂膀有时候会显现出来,象征着观音菩萨的慈悲力量。

缘生谁兆有非有,
寂照自知空不空。
道契观音斯善应,
萧萧竹雨杂松风。

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起源和真实性的思考。他问自己生命的起源是什么,缘起的存在是实在还是虚幻。在寂静中,他透过自省而认识到自己的内心,理解了宇宙的空性和相对性。作者与观音菩萨的心灵达成了默契,他们之间产生了善的共鸣。最后两句描写了竹林中的雨声和松树的风声,表达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这首诗词通过对禅修境界和佛教思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通过与自然和观音菩萨的联系,作者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觉悟,传递了对于内心世界和宇宙真谛的探索与追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