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守门前草屋中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十玄谈·祖意》,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ōng shǒu mén qián cǎo wū zhō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十圣那能达此宗,要须历劫道方通。
饥寒不认灯为火,空守门前草屋中
()
能达历劫:佛教用语。
道方饥寒:饥饿和寒冷:~交迫(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不认守门:守门shǒumén∶守门员把守球门∶看管门户
草屋:草房、草舍。

诗词:《颂十玄谈·祖意》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十圣那能达此宗,
要须历劫道方通。
饥寒不认灯为火,
空守门前草屋中。

诗意和赏析:
《颂十玄谈·祖意》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一种对修行的理解和追求。

诗的开头提到"十圣",这是指佛教中的十位圣人,他们在修行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然而,诗人认为达到这种境界并非易事,需要历经劫难,才能通达真正的道路。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绘了修行者面临的艰辛。无论是饥饿还是寒冷,修行者都不会将灯火视为温暖的火焰,而是保持着清醒的认知,不被物质所迷惑。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修行者的生活状态。他们守在门前的草屋中,空无一物,这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这种生活方式可能让人感到孤独和贫瘠,但对于修行者来说,这是一种对于尘世的超越,以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物质迷惑的超越。它描绘了修行者在艰辛中的坚持和内心的宁静,展示了佛教思想中的修行理念。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物质与精神、世俗与超脱的对照,更加突出了修行者追求的目标和生活方式的独特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