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入稠林。宋代。释印肃。清净自生心,心生三界沈。若心生住相,依旧入稠林。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庄严净土分第十》
诗意:
这首诗词是释印肃所作,描述了修行者心灵的状态和修行的境界。诗中强调了清净心灵的重要性,以及心灵的状态对于个体在世间的体验和境遇的影响。诗人通过描绘心灵的状态与三界的关系,以及心灵陷入妄想相绪时的境遇,向读者传达了修行者应当追求心灵清净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心灵的境界和修行的道路。诗中的"清净自生心"表明了修行的起点在于个体内心的净化和觉察,只有拥有一个清净的内心,才能追寻到真正的解脱和境界的提升。"心生三界沈"这句话揭示了修行者心灵的境遇,指出了人们常常被贪欲、嗔恨和无明所困扰,陷入纷扰的世间之中。"若心生住相"这句话揭示了修行者陷入妄想相绪时的状态,指出了当个体心灵被妄想、执着和错误的观念所困扰时,将无法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解脱。"依旧入稠林"通过描述心灵被外在世界的纷扰所困扰的情景,表达了修行者应当摆脱纷扰,回归内心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心灵的境界和修行的道路。通过表达清净心灵对于个体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心灵受外在世界的纷扰和内心妄想的困扰时的境遇,诗词呼唤着读者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它向读者传达了修行者应当修正自己的心灵状态,摆脱执着和错误观念,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的重要性。这首诗词在简洁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